臺灣、現代、古希臘?解讀1970年代臺灣盛行類型化市政建築之現象

臺灣、現代、古希臘?解讀1970年代臺灣盛行類型化市政建築之現象

薛 孟琪

摘要


非由知名建築師設計、不強調原創性的「普通建築」長期乏人問津,但在近30年的城市史、建築史研究中成為新的焦點與研究趨勢。筆者觀察到臺灣在1970年代前後出現大批外觀看似大同小異的市政建築,乃以此為題,視建築為社會變遷的物質容器和表徵、分析其意欲透過空間形式傳達的象徵意義。本研究借鑒建築類型學和紮根理論的歸納、命名/譯碼、整合性分析方法,透過實地考察結合網路地圖應用,系統性地自遍佈全臺灣的 2116 座市政建築中篩選出 1009個具備「水平向懸挑出簷」和「垂直向挑高列柱」等共同特徵的案例。繼而以此為基礎,在比較研究的視角下,將臺灣置於全球現代建築發展的脈絡中檢視、追溯形式意義的建構,進而解析支持、助長類型化市政建築湧現的政經環境、文化與技術條件。其中,隨美援傳入之現代建築技術與思潮,尤其是歐美現代建築師轉化古希臘民主城邦雅典Parthenon神殿建築形式所蘊含的象徵意義甚為關鍵。這批典型的市政建築乃特定意識形態的意象化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