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包浩斯劇場」視覺體驗之認知研究
回首包浩斯教育理念,展望臺灣工藝發展-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新趣」專案為例
多準則群體決策法在評選室內設計師之應用
以手勢為互動基礎的介面設計學術研究發展:文獻回顧與綜論

2020
「人文導向的創新設計與社會實踐」
雙鑽石模型導入地方創生之探討:慢城鳳林個案
從設計領域觀點探索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領域的社群參與
知識緣:食養農創之跨領域場域教學模式
大學設計專業浸潤原住民部落的三種路徑分析:以阿里山來吉部落的社會實踐為例
以關係做照顧:活躍老化的另類可能
以入世觀點實踐學者多元影響力:從社會場域起始
誌謝
增進幼兒創造力之團隊互動遊具設計研究
線上影音廣告創意策略與認知需求之溝通效果
產品設計評量準則之運用與內涵:以兩份「百款最佳現代產品設計」入圍名單為例
以玩家歷程評估Pokémon Go之移動注意力
色彩調和認知差異之探討—以約瑟夫.亞伯斯〈向方型致敬〉系列作品為例
動物圖像擬人化與產品之相關性廣告效果
台灣人對包浩斯與現代椅創意設計的心態類型評量
光源設計對ABS塑膠霧面噴漆產品色偏之影響研究
1973至1979年「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及包裝中心」的成立始末及其推廣活動成果之研究
連結內在深層意義的設計思考— 整合U型理論視域的探究
LED光源設計對水果意象影響之研究
「事物中心」設計之推測潛能:透過物本體視野的互動研究

2019
序— 包浩斯,然後呢?
「風格」的根源─由Gropius/GSD教育回溯
台灣家具設計受包浩斯風格之影響:以品牌家具「有情門」為例
經典產品設計的評價與喜好研究 – 以包浩斯餐廚產品為例
包浩斯視覺設計在台灣的延續和交融 --以1967-1970年間《工業設計》雜誌封面設計為例
以「隨創」觀點解析包浩斯編織工坊傑出女性創意設計者的發展脈絡
誌謝
以心理學觀點探討幸福感品牌形象關鍵法則
新聞台動態即時訊息之視覺介面最佳化設計
經典設計的當代評量:包浩斯百年風華的省思
以符號學觀點探討現成物設計的思考邏輯
不同空間關係中人對不同擬人程度之機器人的感知
產品造形屬性對視覺複雜度與消費者偏好之影響
功能性過場動畫與情緒變化之關係探討
台灣露營車市場發展緩慢的因素以及設計與產業創新策略
「數位廣告創意評價」構念與指標驗證之分析

2018
新聞網頁留白量對青壯兩代使用者的影響
情感設計因素影響文創產品喜好之模式建構與分析
訊息設計近十年學術研究發展探究:2007-2017
誌謝
『城市診脈』動線系統之模擬與預測- 一種基於空間型構理論動線區段分析之都市空間結構研究
一般閱聽者對舞蹈藝術美學體驗之認知研究
住宅設計實務個案之操作
鏡頭運用與動作表演對兒童觀看繪本動畫的影響
住宅區街道空間形構之研究—以台中市為例
從共創到創業-KAMARO’AN
結合使用性評估與承擔性分析於血糖試片之研究
『由戲入創』遊戲化動態迴遞式空間設計策略 - 以實地展場規劃與設計教學為例
室內設計之BIM雲端管理與溝通平台研究

2017
產品造形的愉悅性、美感、吸引力與視覺注視時間之探討
小型螢幕靜態文本最適化設計探究
溝通符號表徵透明度對失語症成人之影響-風格與動靜狀態初探研究
誌謝
從推動社區體驗學習反思社會實踐的可能:以阿里山鄉來吉部落的設計工作坊為例
多廠商品牌聯展之策展設計
學童手繪空間表現與三維設計能力之關係探究
以社會設計觀點探討觀光工廠感質體驗模式
文化元素轉換時尚設計因素探討- 以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國:鏡花水月」時裝展為例
外國人在台設立工業設計服務公司的因素、 發展歷程以及與台灣產業的連結
多媒體資訊站介面設計對高齡者使用性的影響
「陶瓷品再創作」於藝術與設計的表徵、意義與發展脈絡
利用事件相關電位偵測語意一致性、曖昧及不一致之差異
教學行動載具創新設計-以平板電腦為例

2016
策展設計之個案研究 - 以「詩情畫意 -- 仙雲之美油畫習作展」為例
以螺絲起子探討不同類型手工具對於通用設計量表之影響研究
從設計史跨界書寫探究設計文化研究
誌謝
文化創意商品智慧財產之保護與管理
民生使用單據之文件設計研究-以電費帳單為例
對「2015臺北設計城市展」的觀察與省思
工業遺產空間再利用可適性之檢核要項研究
特色街區導覽系統之使用者情緒與沉浸經驗研究
台灣設計創業價值鏈分析
慈善社福廣告中之人物圖像的效益研究
建構數位廣告設計創意評價之構面與準則
交流道出口標誌設計對駕駛者認知之影響
織品素材運用於建築明喻的構築精神
以服務設計觀點探討樂齡族生態導覽服務歷程體驗

2015
以玩家水準評估iPad遊戲輔助設備之適用性
網站互動性設計與使用者互動性感知的差異~兩種不同取向的ACG入口網站比較
台灣現代住宅設計之轉化:以1920年代至1960年代公共(國民)住宅為例
設計師之個人知識管理、工作效能與設計績效間之關係探究
誌謝
動力學造形柱體之旋轉性動態錯視運動知覺研究
以互動塔羅建構設計發想的中介知識
行動裝置介面圖示識認回饋與造形表現研究
行動電話吸引消費者的演進發展
產品感質對品牌形象之影響
察覺App使用者之心智模式 —以即時通訊軟體LINE為例
從剪紙創作模式探討幾何造形排列研究
2D楔形設計輔助虛擬環境中之尋路體驗
博物館展覽發展的創造力初探
1950年代顏水龍主持「南投縣工藝研究班」之始末及其成果之研究
被遺忘的一頁-楊英風與早期台灣美術設計作品:以《豐年》為例
渴望延遲閉合需求對創意廣告效果之影響

2014
動態圖像在動作特徵與審美性因子關係上之研究
可攜式學童舒壓背靠之人因工程驗證
清代皇帝衣飾紋樣造形特徵之研究
新娘彩妝視覺意象分析之研究-以2008~2012年新新娘雜誌為例
誌謝
策展理念傳達效果探討──以「原來臺灣」展覽為例
台灣心智障礙社群之媒介圖像的社會形象探究
學生學習背景與情境詞句對鏡位詮釋的影響
日治中期台灣印刷媒體中的現代女性圖像
序– 服務設計的本質內涵和流程工具
觀光旅館業之資訊服務設計:以DSIS為例
雲端技術輔助慶典活動服務設計的實踐:以北投公園百年紀念系列活動為例
綜論服務設計學術研究發展
從服務設計觀點探討「博物館服務」:以「國立台灣文學館」為例
封面圖片
不同認知型態對詞圖構思與分鏡腳本表現之影響
敬祖文化對廳堂空間與家具之影響:以金門民居為例
台灣初任工業設計師的工作與適應情形研究
QR code設計呈現方式對廣告效果之影響

2013
封面圖片
序–從策展設計到創意經紀
以「粉樂町政大續展」為例探討FTCC做為策展決策參考模式之可行性
專業策展人才養成:以美國藝術育才策略為例
後設認知觀點的歷史人物主題策展設計:以張七郎紀念展為例
表演藝術策展-太陽劇團策展設計
美術館展示空間之牆面色彩設計研究
誌謝
封面圖片
應用德爾菲層級程序法於可攜式學童舒壓背靠之設計
兒童對人形機器人之感知與評價研究
多向文本與故事基模- 國小學童述說科學發明故事之歷程探究
正面感性評價的造形構成與眼球注視位置研究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系所數位典藏主題之 學位論文內容研究
電視廣告音樂之型態在不同廣告涉入度下對廣告效果的影響
以虛擬化身為媒介之多模式3D商品互動展示對使用者認知影響之研究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環保公益廣告創意效果與觀者認知差異
不同認知需求層級與雙關修辭品質對於平面廣告記憶的影響
涵蓄的變化:日常實踐中的詩意體驗設計
設計為科技加值的途徑:以Dechnology專案為例
泰雅族織品紋樣的造形與色彩之研究-以北勢群傳統服飾為例

2012
服務場域與品質知覺之關聯性:以主題餐廳為例
建構空間中神聖場域設計之基礎模式
傳統建築圖像裝飾工藝設計─六合法則
基於QFD與FMEA的TFT-LCD工業包裝設計研究
失智症特別照護中心之環境因子對於阿茲海默氏症老人尋路行為之影響研究
誌謝
不同體感操控介面對遊戲經驗之比較研究
教學相長:學生社會網絡中介電腦繪圖學習動機與成效
消費品廣告設計之情緒效價與喚起分析
情感設計應用在減緩兒童診療焦慮與疼痛之研究
日治時期嘉義市福籍傳統工匠脈絡研究
樂齡族的療癒系玩具之設計方向探討
插畫式平面廣告設計類型之探討與應用
以眼動路徑探討多義圖形的辨識歷程
以結構映射理論分析電子類產品之環境媒體廣告
商品包裝上警告圖像之改良設計
以競合關係為導向的選才模式
探討指長比和空間能力的關係
設計公司之環境不確定、穩健性設計能力和經營績效
動態圖像信息在模糊邊緣與明度對比分析上之視覺評量方法研究
極簡主義在設計上的形式表徵與發展趨向

2011
序–文化創意產業的本質與研究
文化產品設計程序
層次完形導向之造形創作模式
文創商品的隱喻設計模式
形態聯想組合法應用於藝術商品設計
傳說為設計泉源:龍生九子於產品設計應用之研究
詩詞形神轉化的文化創意設計應用
誌謝
環境媒體與被置入者的情感互動研究
情境故事法運用於跨領域合作設計課程的問題與影響
魔術方塊之悅趣化空間感知設計研究
無形文化符碼於商品設計程序之應用-以臺灣閩南鬼神諺語為例
臺灣3C品牌產品識別推行現況與策略研究
大型觸控螢幕內三維虛擬物件的旋轉操控模式與手勢型態配對之研究
歷史名城、建築空間表徵與文化觀光:論西安大唐芙蓉園的空間生產
太陽集光器結合人工光源之室內照明應用
組織溝通要素對組織溝通效能及設計績效之影響
解析女性服裝意象語彙之變遷─以1996~2004年Vogue Taiwan雜誌為例
虛擬照明改變下以主觀明度為錨定基準的色彩辨識
921震災後台灣鋼構造建築之構築表現
商品意象設計指標權重之研究
促發想像之環境因素的評測工具─以跨域設計教育為例的初探性研究

2010
空間短期記憶、空間工作記憶與空間能力對圖學表現的影響
緊急救助圖示通用辨識設計研究-以避難緩降機操作說明為例
如何量測產品的矛盾語意
藍海策略於新產品開發的應用模式
1960年代外國專家來台指導「工業設計訓練班」的過程及其影響
誌 謝
Operation Follows Meanings- 以雙重隱喻之燈具探索語意式操作脈絡
包裝可尋性及其設計差異區辨要素探索
網站瀏覽環境之品質評估架構建構與特徵屬性判定
由設計視覺溝通探討工業設計實務教學的實施
圖形外形特徵數量與簡化程度之認知研究
愉悅產品之認知與造形特徵
具檢驗手繪兩點透視立方體能力之電腦輔助術科教學系統
G-Mark大賞設計特質之構成因素與結構
木材視覺意象之研究-以台灣產商用針葉樹為例
台灣工業設計畢業生就業情形之初探
封面圖片
包裝品牌命名字形設計差異化及其視認性研究
產品認知價值之情感向度指標萃取與評價模式研究
民眾參與都市設計審議之研究
包裝視覺設計效益對品牌權益影響之變數項目探討

2009
封面圖片
情境文字的文圖轉碼過程對景別之圖像解譯差異研究
高涉入使用者設計知識搜尋模式探討
廣告影像情感意象與色彩喜好因子關係之研究
博物館文化商品的再思考:從跨界的觀點出發
誌 謝
封面圖片
大灶的技術與文化形式分析
經典車款的更新設計
合作設計過程中個人的創造潛能與團隊的概念衍伸對設計成果之影響
以視覺評量法探討數位影像知覺品質之研究
封面圖片
團隊溝通模式與設計團隊創造力關係之探討
工藝家具參觀者生活型態與造形意象偏好之研究
極簡建築的構築複合性
公路競速自行車把手舒適度之研究
封面圖片
設計中的女性:愛莉絲‧德沃芙與室內設計專業之浮現
西洋服裝形態分析應用-以文藝復興時期服裝為例
角板山國際雕塑公園場所精神之特質研究
廣告圖像中對比形式設計之探討
台灣塑膠速克達機車的產品與造形的發展研究

2008
封面圖片
擬仿的地域主義—黃聲遠的宜蘭經驗
應用KANO品質模式探討文化產品設計之魅力因子
醫院門診空間尋路行為之研究 —以兩家單一樓層走道型門診空間為例
企業識別系統設計方法與程序之研究
誌 謝
封面圖片
台灣電氣化炊飯器造形及功能的發展研究
模糊決策模式在職校技藝競賽選手評選之研究-以服裝製作組為例
設計資源與設計能力之內涵及關連性探討-以大可意念設計公司為例
幽默設計的類別與表現技巧
應用情感喚醒的造形聯想設計模式探討
封面圖片
近一世紀審美實徵研究趨勢
雙關修辭的廣告與認知需求對廣告效果的影響
青少年對創意星座圖像設計之美感研究
日治時期美術設計的「台灣圖像」符號分析
排灣族琉璃珠文化意象構成因素之研究
封面圖片
觸覺形態特徵對操作方向認知之關係
指示性線索對空間認知風格者之非一致性選擇反應作業績效之影響
提升設計組織創造力做法之研究
液晶顯示器呈現動態畫面品質在色彩偏移分析之視覺評量方法研究
3D量測在鞋款設計之應用

2007
封面圖片
高品牌價值之識別設計造形模式認知研究
設計師與消費者在食品包裝理解力傳達設計之認知差異
邁向更社會化的設計-探討語音和表情符號對兒童參與數位學習的影響
產品造形意象元素設計系統之研究-以行動影音產品為例
運動休閒服飾設計指標之建立與分析
誌 謝
封面圖片
系列化產品造形風格與設計手法研究-以OLYMPUS數位相機為例
Mackintosh座椅風格形態建構研究
從高齡者觀點探討健康食品包裝盒之中文字視認度
動力學造形的發展源流
CAKE: 擴充性感性意象調查與分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