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 | 篇名 | |
| 卷 2, 期 1 (1997) | 全球資訊網使用群調查研究分析 | 摘要 PDF |
| 林 正偉, 陳 玲鈴 | ||
| 卷 5, 期 1 (2000) | 公共集會型建築設備更新之空間分析與定量模擬設計 | 摘要 PDF |
| 鄭 政利, 李 孟杰 | ||
| 卷 4, 期 2 (1999) | 公共集會型建築設備更新及空間規劃案例研究 | 摘要 PDF |
| 鄭 政利, 廖 文郎 | ||
| 卷 14, 期 2 (2009) | 公路競速自行車把手舒適度之研究 | 摘要 PDF |
| 黃 台生 | ||
| 卷 15, 期 2 (2010) | 具檢驗手繪兩點透視立方體能力之電腦輔助術科教學系統 | 摘要 PDF |
| 陸 定邦, 陳 劭農 | ||
| 卷 22, 期 1 (2017) | 利用事件相關電位偵測語意一致性、曖昧及不一致之差異 | 摘要 PDF |
| 王 靜儀, 鍾 雨蓁 | ||
| 卷 27, 期 3 (2022) | 創意生活產業的體驗設計對品牌權益影響之探討-秧悦美地度假酒店個案 | 摘要 PDF |
| 張 淑華 | ||
| 卷 26, 期 3 (2021) | 創意社會的關鍵:以建築歷史三時期為例 | 摘要 PDF |
| 謝 淳鈺 | ||
| 卷 5, 期 1 (2000) | 創造力99 解析 | 摘要 PDF |
| 李 慧芳 | ||
| 卷 24, 期 1 (2019) | 功能性過場動畫與情緒變化之關係探討 | 摘要 PDF |
| 馬 嘉陽, 陳 圳卿 | ||
| 卷 20, 期 3 (2015) | 動力學造形柱體之旋轉性動態錯視運動知覺研究 | 摘要 PDF |
| 陳 光大, 林 志煒, 范 熙文 | ||
| 卷 12, 期 2 (2007) | 動力學造形的理論基礎及其在造形教育中的地位 | 摘要 PDF |
| 陳 光大, 林 品章 | ||
| 卷 12, 期 3 (2007) | 動力學造形的發展源流 | 摘要 PDF |
| 陳 光大, 林 品章 | ||
| 卷 10, 期 3 (2005) | 動態中文文字呈現方式於小螢幕閱讀之研究 | 摘要 PDF |
| 簡 佑宏, 陳 建雄 | ||
| 卷 17, 期 1 (2012) | 動態圖像信息在模糊邊緣與明度對比分析上之視覺評量方法研究 | 摘要 PDF |
| 陳 瀚凱, 管 倖生 | ||
| 卷 19, 期 4 (2014) | 動態圖像在動作特徵與審美性因子關係上之研究 | 摘要 PDF |
| 陳 瀚凱 | ||
| 卷 25, 期 2 (2020) | 動物圖像擬人化與產品之相關性廣告效果 | 摘要 PDF |
| 黃 詩珮 | ||
| 卷 24, 期 4 (2019) | 包浩斯視覺設計在台灣的延續和交融 --以1967-1970年間《工業設計》雜誌封面設計為例 | 摘要 PDF |
| 黃 劍平, 林 伯賢, 林 榮泰 | ||
| 卷 15, 期 3 (2010) | 包裝可尋性及其設計差異區辨要素探索 | 摘要 PDF |
| 王 韋堯, 周 穆謙 | ||
| 卷 15, 期 1 (2010) | 包裝品牌命名字形設計差異化及其視認性研究 | 摘要 PDF |
| 王 韋堯, 周 穆謙 | ||
| 卷 7, 期 3 (2002) | 包裝弧面曲度對中英文標準字體設計之視認性比較 | 摘要 PDF |
| 王 韋堯, 周 穆謙 | ||
| 卷 15, 期 1 (2010) | 包裝視覺設計效益對品牌權益影響之變數項目探討 | 摘要 PDF |
| 嚴 貞, 林 淑媛 | ||
| 卷 10, 期 1 (2005) | 十五世紀德國活字印刷與「哥德活字」初期造形研究 | 摘要 PDF |
| 曾 培育 | ||
| 卷 20, 期 1 (2015) | 博物館展覽發展的創造力初探 | 摘要 PDF |
| 吳 靜宜 | ||
| 卷 14, 期 4 (2009) | 博物館文化商品的再思考:從跨界的觀點出發 | 摘要 PDF |
| 李 如菁, 何 明泉 | ||
| 卷 12, 期 1 (2007) | 即時繪圖虛擬原型與實體模型之產品造形真實度認知研究-以汽車造形設計為例 | 摘要 PDF |
| 陳 坤淼, 陳 玲鈴 | ||
| 卷 9, 期 4 (2004) | 原型理論與原型設計 | 摘要 PDF |
| 林 銘煌, 鄭 仕弘 | ||
| 卷 27, 期 2 (2022) | 可感知的撤出:從植物性印表機探索事物中心取徑之設計策略 | 摘要 PDF |
| 李 婉貞, 梁 容輝 | ||
| 卷 19, 期 4 (2014) | 可攜式學童舒壓背靠產品開發之設計驗證 | 摘要 PDF |
| 駱 信昌, 林 奕瑋 | ||
| 卷 4, 期 2 (1999) | 台灣中部地區老人安養機構生活飲食系統調查評估研究 | 摘要 PDF |
| 游 萬來, 曾 思瑜, 林 睿琳 | ||
| 卷 25, 期 2 (2020) | 台灣人對包浩斯與現代椅創意設計的心態類型評量 | 摘要 PDF |
| 簡 秋薇 | ||
| 卷 19, 期 1 (2014) | 台灣初任工業設計師的工作與適應情形研究 | 摘要 PDF |
| 游 萬來, 楊 敏英, 羅 士孟 | ||
| 卷 3, 期 2 (1998) | 台灣前輩美術設計家—廖未林研究 | 摘要 PDF |
| 林 品章, 周 麗華, 蘇 文清 | ||
| 卷 5, 期 2 (2000) | 台灣地區原住民與平地學生設計相關能力的比較研究 | 摘要 PDF |
| 林 榮泰 | ||
| 卷 14, 期 1 (2009) | 台灣塑膠速克達機車的產品與造形的發展研究 | 摘要 PDF |
| 王 明堂, 游 萬來 | ||
| 卷 3, 期 2 (1998) | 台灣大型商業設計公司經營管理要領之研究 | 摘要 PDF |
| 張 文智, 姜 寶美 | ||
| 卷 24, 期 4 (2019) | 台灣家具設計受包浩斯風格之影響:以品牌家具「有情門」為例 | 摘要 PDF |
| 馮 文君, 陳 殿禮 | ||
| 卷 15, 期 2 (2010) | 台灣工業設計畢業生就業情形之初探 | 摘要 PDF |
| 楊 敏英, 游 萬來, 郭 純妤 | ||
| 卷 9, 期 2 (2004) | 台灣工藝研究的議題-一個後殖民文化論述的觀點 | 摘要 PDF |
| 林 媛婉 | ||
| 卷 19, 期 3 (2014) | 台灣心智障礙社群之媒介圖像的社會形象探究 | 摘要 PDF |
| 曾 榮梅 | ||
| 卷 18, 期 2 (2013) |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相關系所數位典藏主題之 學位論文內容研究 | 摘要 PDF |
| 馬 睿平, 林 榮泰 | ||
| 卷 1, 期 1 (1996) | 台灣早期火柴盒研究 | 摘要 PDF |
| 林 品章, 孫 漢傑 | ||
| 卷 10, 期 4 (2005) | 台灣木工藝產業的生根與發展過程解讀(1)-文獻中清治時期(1895 年以前)所呈現的場景 | 摘要 PDF |
| 諸 葛正 | ||
| 卷 11, 期 4 (2006) | 台灣木工藝產業的生根與發展過程解讀(2)-日治前期(1895-1912 年)的「產業」醞釀與成長 | 摘要 PDF |
| 諸 葛正 | ||
| 卷 20, 期 4 (2015) | 台灣現代住宅設計之轉化:以1920年代至1960年代公共(國民)住宅為例 | 摘要 PDF |
| 沈 孟穎, 傅 朝卿 | ||
| 卷 2, 期 2 (1997) | 台灣產品形家定位之探討 | 摘要 PDF |
| 莊 明振, 高 清漢 | ||
| 卷 21, 期 2 (2016) | 台灣設計創業價值鏈分析 | 摘要 PDF |
| 董 芳武 | ||
| 卷 10, 期 2 (2005) | 台灣設計和應用藝術教育於專業知識與技能之供需調查及研究 | 摘要 PDF |
| 陸 定邦, 林 群超 | ||
| 卷 4, 期 1 (1999) | 台灣資訊業的設計策略及其對設計績效影響的實証研究 | 摘要 PDF |
| 宋 同正, 游 萬來 | ||
| 卷 13, 期 3 (2008) | 台灣電氣化炊飯器造形及功能的發展研究 | 摘要 PDF |
| 王 明堂, 游 萬來, 謝 莉莉 | ||
| 卷 24, 期 1 (2019) | 台灣露營車市場發展緩慢的因素以及設計與產業創新策略 | 摘要 PDF |
| 洪 偉肯 | ||
| 卷 14, 期 3 (2009) | 合作設計過程中個人的創造潛能與團隊的概念衍伸對設計成果之影響 | 摘要 PDF |
| 唐 玄輝, 林 智文, 陳 文誌 | ||
| 卷 9, 期 3 (2004) | 同步遠距協同工業設計之架構研究 | 摘要 PDF |
| 鄧 成連, 張 文德 | ||
| 卷 28, 期 3 (2023) | 同理「心在哪?」:以工作坊形式學習設計思考影響同理心之探討 | 摘要 PDF |
| 馬 敏元, 謝 辰甫, 遲 家琦 | ||
| 卷 26, 期 4 (2021) | 品牌運用社會行銷之創意策略溝通效果:廣告知曉和學習廣告主張為中介 | 摘要 PDF |
| 方 菁容 | ||
| 卷 7, 期 3 (2002) | 品質機能展開(QFD)於產品設計之應用研究— 以台灣機車為例 | 摘要 PDF |
| 杜 瑞澤, 鄭 榮燦 | ||
| 卷 17, 期 2 (2012) | 商品包裝上警告圖像之改良設計 | 摘要 PDF |
| 林 品章, 羅 凱, 楊 小青 | ||
| 卷 16, 期 1 (2011) | 商品意象設計指標權重之研究 | 摘要 PDF |
| 李 亞傑, 何 明泉 | ||
| 卷 26, 期 1 (2021) | 回首包浩斯教育理念,展望臺灣工藝發展-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工藝新趣」專案為例 | 摘要 PDF |
| 張 繼文, 葉 俊麟 | ||
| 卷 8, 期 1 (2003) | 圖像認知的選擇意向及其行為模式之研究 -以大學生進行戳戳樂遊戲為例 | 摘要 PDF |
| 楊 靜 | ||
| 卷 15, 期 3 (2010) | 圖形外形特徵數量與簡化程度之認知研究 | 摘要 PDF |
| 許 峻誠, 王 韋堯 | ||
| 卷 7, 期 2 (2002) | 圖形式樣化在零售商品包裝插圖設計之應用 | 摘要 PDF |
| 王 韋堯, 林 演慶 | ||
| 卷 7, 期 1 (2002) | 圖書館入口刷卡操作行為觀察之研究 | 摘要 PDF |
| 楊 靜, 蘇 志豪, 陳 淑芬 | ||
| 卷 14, 期 2 (2009) | 團隊溝通模式與設計團隊創造力關係之探討 | 摘要 PDF |
| 張 文智, 江 潤華 | ||
| 卷 9, 期 4 (2004) | 地方性要素對台灣光復後木製家具產業形態的影響 | 摘要 PDF |
| 王 麗卿, 聶 志高 | ||
| 卷 17, 期 4 (2012) | 基於QFD與FMEA的TFT-LCD工業包裝設計研究 | 摘要 PDF |
| 劉 說芳, 李 雁隆, 高 鳳如 | ||
| 卷 25, 期 3 (2020) | 增進幼兒創造力之團隊互動遊具設計研究 | 摘要 PDF |
| 鄭 霈絨, 蔡 念真 | ||
| 卷 22, 期 2 (2017) | 外國人在台設立工業設計服務公司的因素、 發展歷程以及與台灣產業的連結 | 摘要 PDF |
| 洪 偉肯, 陳 玲鈴 | ||
| 卷 27, 期 4 (2022) | 多功能哺乳巾的研發與創新之研究 | 摘要 PDF |
| 常 雅珍, 黃 寶園, 邱 耀儀, 許 菀云, 邱 慧芳 | ||
| 卷 3, 期 1 (1998) | 多向度認知空間之分析及視覺化模式之研究 | 摘要 PDF |
| 林 正偉, 陳 玲鈴 | ||
| 卷 18, 期 3 (2013) | 多向文本與故事基模- 國小學童述說科學發明故事之歷程探究 | 摘要 PDF |
| 廖 冠智, 薛 永浩 | ||
| 卷 22, 期 2 (2017) | 多媒體資訊站介面設計對高齡者使用性的影響 | 摘要 PDF |
| 呂 佳珍, 黃 國樑, 沈 宇哲 | ||
| 卷 22, 期 3 (2017) | 多廠商品牌聯展之策展設計 | 摘要 PDF |
| 陳 殿禮, 馮 文君 | ||
| 卷 26, 期 1 (2021) | 多準則群體決策法在評選室內設計師之應用 | 摘要 PDF |
| 李 東明 | ||
| 卷 16, 期 2 (2011) | 大型觸控螢幕內三維虛擬物件的旋轉操控模式與手勢型態配對之研究 | 摘要 PDF |
| 顧 兆仁, 陳 立杰 | ||
| 卷 12, 期 2 (2007) | 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的學習態度調查 | 摘要 PDF |
| 游 萬來, 楊 敏英, 廖 珮泠 | ||
| 卷 29, 期 3 (2024) | 大學校園規劃設計中的傳統與現代:追溯東海大學早期學院以「獨立迴廊」組織「漏角合院」的設計原型 | 摘要 PDF |
| 薛 孟琪 | ||
| 卷 25, 期 4 (2020) | 大學設計專業浸潤原住民部落的三種路徑分析:以阿里山來吉部落的社會實踐為例 | 摘要 PDF |
| 黃 世輝, 黃 秀梅 | ||
| 卷 14, 期 3 (2009) | 大灶的技術與文化形式分析 | 摘要 PDF |
| 翁 註重, 許 聖倫 | ||
| 卷 8, 期 3 (2003) | 太陽光電系統導入建築構造計畫及外殼設計之研究 | 摘要 PDF |
| 鄭 政利, 詹 肇裕, 徐 豪廷 | ||
| 卷 16, 期 2 (2011) | 太陽集光器結合人工光源之室內照明應用 | 摘要 PDF |
| 張 謙允, 黎 倩如, 鄭 哲瑋 | ||
| 卷 17, 期 4 (2012) | 失智症特別照護中心之環境因子對於阿茲海默氏症老人尋路行為之影響研究 | 摘要 PDF |
| 徐 丹桂, 黃 耀榮 | ||
| 卷 15, 期 4 (2010) | 如何量測產品的矛盾語意 | 摘要 PDF |
| 洪 偉肯, 陳 玲鈴 | ||
| 卷 4, 期 2 (1999) | 始政四十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研究:展出背景、規模與宣傳 | 摘要 PDF |
| 林 品章, 蘇 文清 | ||
| 卷 5, 期 1 (2000) | 始政四十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研究:展覽會場與設施 | 摘要 PDF |
| 林 品章, 蘇 文清 | ||
| 卷 5, 期 2 (2000) | 始政四十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研究:視覺傳達設計 | 摘要 PDF |
| 林 品章, 蘇 文清 | ||
| 卷 19, 期 3 (2014) | 學生學習背景與情境詞句對鏡位詮釋的影響 | 摘要 PDF |
| 蔣 世寶, 孫 春望 | ||
| 卷 22, 期 3 (2017) | 學童手繪空間表現與三維設計能力之關係探究 | 摘要 PDF |
| 洪 珮華, 馬 睿平, 林 榮泰 | ||
| 卷 7, 期 1 (2002) | 宋代雕版書籍之魚尾造形研究 | 摘要 PDF |
| 曾 啟雄, 林 長慶 | ||
| 卷 29, 期 1 (2024) | 室內濃煙環境下高功率空氣負離子除煙輔助逃生系統之研究與設計 | 摘要 PDF |
| 郭 其綱, 楊 玉綺 | ||
| 卷 23, 期 1 (2018) | 室內設計之BIM雲端管理與溝通平台研究 | 摘要 PDF |
| 吳 典育, 鄭 泰昇 | ||
| 卷 20, 期 2 (2015) | 察覺App使用者之心智模式 —以即時通訊軟體LINE為例 | 摘要 PDF |
| 胡 惠君 | ||
| 卷 18, 期 4 (2013) | 專業策展人才養成:以美國藝術育才策略為例 | 摘要 PDF |
| 林 廷宜 | ||
| 卷 9, 期 4 (2004) | 專門知識對假記憶的影響:以設計專家為例 | 摘要 PDF |
| 林 漢裕, 李 玉琇 | ||
| 卷 11, 期 1 (2006) | 尋路地圖視角和地標形式的使用性研究 | 摘要 PDF |
| 游 萬來, 陳 俊文, 李 佩衿 | ||
| 卷 21, 期 3 (2016) | 對「2015臺北設計城市展」的觀察與省思 | 摘要 PDF |
| 吳 靜宜 | ||
| 卷 28, 期 2 (2023) | 導入承擔性與知覺訊息對應關係於血糖試片設計 | 摘要 PDF |
| 駱 信昌, 林 福年 | ||
| 卷 22, 期 4 (2017) | 小型螢幕靜態文本最適化設計探究 | 摘要 PDF |
| 閻 建政 | ||
| 卷 16, 期 4 (2011) | 層次完形導向之造形創作模式 | 摘要 PDF |
| 楊 彩玲, 何 明泉, 陸 定邦 | ||
| 卷 10, 期 1 (2005) | 工業設計師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研究 | 摘要 PDF |
| 張 文智, 張 鎮雄, 許 言 | ||
| 第101 - 200 項;總共 536 項 | << < 1 2 3 4 5 6 > >> | |

